青海省海东市:“满电”助力蔬菜丰收保鲜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 张云 通讯员 齐凯凯 10月,青海省高原天气渐冷,昼夜温差加大。而海东湖楚图族自治州原吉沟村延长村的蔬菜大棚却正忙着丰收。村民们利用白天气温上升的机会收获正在生长的卷心菜、生菜和生菜。在此期间,海东电网平安区国供电公司高寨供电站员工来到延长村蔬菜种植基地,主动检查所有设备电气类型,确保蔬菜收获季节安全用电。延长村依托“土”资源,实施实施“一村一品”发展战略,采取“村组+农户+合作社+企业”模式,流转土地580亩,重点发展有机叶菜种植产业。延长村党支部书记何生建说,以前村民大多外出务工,土地被荒废。村里蔬菜种植业发展后,不少人在家就业,村集体年收入增加6万元。 “4月开始播种,6月底收获,一年可种四熟。”蔬菜种植“带头人”朱新南说。哈承包土地230亩,仅2024年收入就达100万元。延长村的蔬菜天然、有机、富含硒,深受上海居民的喜爱。 《如何将新鲜优质蔬菜运输出去》“村里”已经成为种植规模扩大后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今年4月,延长村蔬菜种植基地购买了一台89千瓦的预冷机,一次可处理一吨蔬菜,可在10分钟内将刚收获的蔬菜冷却至3℃,有效延长保鲜期。“这对于蔬菜种植来说非常重要。”何生建说,叶菜类蔬菜的保鲜期很短。预冷功能可以大大延长蔬菜的储存和运输时间,减少损失,为远距离销售赢得宝贵的销售周期。同时,延长村也将原来的漫灌方式改为节水滴灌,并安装了四个水库。由于种植园附近没有电力供应,何生建向高寨电站寻求帮助。当天,电站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检查,迅速制定供电方案,并于次日完成供电工作。这不仅解决了灌溉动力问题,同时也满足了预冷器的运行需要。对于未来,何生健先生充满信心,他说:“我计划引进全自动无人植保机,全面扩大种植面积。”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