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城:红柿子、产业兴盛、日子甜蜜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山里秋意浓浓,到处的柿子都变红了。十月,金秋时节,河南省方城县贵河市东梅村的甜柿成熟,标志着柿子采摘季节的开始。从远处看,可以看到橙红色的斑点。村民们在果树间忙着采摘、包装、运输水果,给秋天的乡村增添了独特的“柿子”气氛。走进结河市东梅村甘柿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棵郁郁葱葱的柿子树。硕果累累的柿子点缀着这片色彩斑斓的秋景,就像挂在凉爱上的喜庆灯笼,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打卡。他们一边欣赏、一边吃、一边享受秋天的田园诗般的乐趣。拍摄果园里的柿子,感受乡村金秋的美景。游客王先生说:“我从都印了解到,东梅村的柿子成熟了,今天就去山上摘。一棵树上结了这么多果子,很养眼,味道也很好吃,我想多摘一些带回家给亲朋好友品尝。”土地和水结出美好的果实。东舞村位于山区。独特的地理和自然条件为甜柿的生长提供了完美的环境。近年来,该村扩大种植规模,不断引进新品种,优化种植方式,提高作物效益。生产的甜柿因个大、外观好、甜度高、保质期好而深受市场欢迎。 “已经种了100多亩柿子,今年丰收了。每亩收获约6000公斤,每亩利润1万多元。 10月1日开始收割,目前已收割3万多公斤。 “平时大批发商都来批发,但价格是10元3块。”基地主任杨海星说,现在他的体重已经有30多公斤了。工人们每天都在组织收集,预计20天左右就能收集完毕。“红色的‘柿业’给你带来了红红火火的生活。”近年来,头麦村积极寻求将“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现实途径。引进厚美畜牧有限公司,促进生态循环。Promovi研究造林类型和改良方法,通过“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林果生产。该行业正在转向以前的放弃把土地打造成“黄金土地”,帮助农民增收。不仅美化了农村人居环境,而且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这使得周边100多名村民就近找到了工作,成为当地工业振兴的新亮点。在基地工作多年的村民刘泥芳说:“这两天柿子都成熟了,我们早上7点到11点,下午1点30分到5点30分上班,每天工作8个小时,工资80元。基地里有梨树、柿子、中药,基本上每天都有工作。人均收入还不止这些。” 元。”(王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