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企业加快“双11”总体准备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本报记者 吴文静 见习记者 王楠 今年“双11”电商购物节已正式拉开帷幕。某各大电商平台推出“双11”促销细则,最大限度激发消费者的购物热度。不少快递公司也在积极开展大规模的促销保障业务,并通过详细的业务协议计划积极应对未来的物流高峰。快递公司正在加紧布局。一年一度的“双11”促销,对于外卖行业来说,是一年一度的压力考验。目前,快递行业已满怀期待地进入“准备模式”,为网络消费市场提供了充分准备的物流支撑。电商平台公布“双11”购物节规则后,韵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韵达集团”)召开会议,开展公司2025年旺季服务保障业务。会议强调,由于旺季包裹集中、数量大,商户和客户对快递服务的安全性、时效性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韵达公司全网需要提前准备好人员、场地、车辆、设备、仓储和物流保障,并根据旺季各阶段货流、车流量的预测,协调网络和社会资源。韵达股份总裁聂天军在会上表示,整个韵达网络要坚持“安全为本”,抓住旺季商机,建设更好的服务网络、更强的服务能力和更高的协作水平,与各界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对农村农产品的上涨和工业品的下降做出相应的贡献。满足城市供应链需求,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9月30日,申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通快递)发布公告称,“DubWe召开‘乐11’启动会,全力推进项目不断推进。申通快递常务副总裁韩永彦在会上倡导三个基本原则:“态度要重视、心态要平常、行动要超前。”公司将更加注重服务主动性和前端性。 做好管理工作,主动开展重点客户上门服务。为充分应对“双11”物流高峰压力,申通快递今年首次大规模推出“AI网点管家”,有效提升网点建设,为终端网点提供更便捷的服务。规则解读、数据信息、风险预警等精准协助,助力提升服务质量。中通运输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召开第四季度北方、西部地区业务发展会议。本次会议从安全生产、季度目标、薪酬制度、装载效率、保障高峰产能、保障设备运行维护等六个方向展开。我们为物流在大型促销高峰期的顺利运行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Numantra商业策略咨询创始人霍宏毅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双11”成为今年快递行业最重要的“实战考验”。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去年的“双11”持续了近20天。期内国内快件收件量约为120.82亿件件,比上年增长21.4%。 “双11”从短期活动转变为长期促销,这意味着快递企业正在逐步做好“抵抗战”。这一趋势正促使快递企业认真从简单的应急扩张转向系统化的能力建设,如预先保障运力、扩大配送中心、升级智能分拣设备、加强区域合作网络等。服务提升是发展新引擎。今年以来,多家大型快递企业全面推进自身智能化转型升级,不断强化分拣运营管理、智能路线规划、无人车调度、人工智能客服等举措,推动快递运营质量和效率提升。这就是所谓的“内卷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是快递行业正在加速发展的新兴趋势。具体来说,圆通速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圆通速递”)就国家邮政局强调的反对“内卷化”竞争问题回应了广大反对者,公司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决反对行业内卷化,持续践行价值竞争战略,全面推进智能化升级、科技驱动提质降本增效,做强做强核心竞争力。 竞争力。据圆通速递公布的投资者研究会纪要显示,近年来,公司发挥数字化转型关键优势,加快深化个性化人工智能场景布局,推动其在行业应用。多个字段。我们现在知道,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环节覆盖了所有关键业务场景,全面赋能,提质降耗增效率。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丰控股”)从建设智慧物流的角度,自主研发了“大规模物流决策模型”和“大语言模型”,这些模型广泛应用于智能路线规划、运营决策等多种场景。同时,顺丰控股通过自动驾驶车辆、智能驾驶辅助、多层自动化仓库等无人技术的应用,全面提升运营效率。对此,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快递企业可以打造分层服务体系、开发定制化产品组合、同时通过智能快递柜+邮局+上门服务的多路融合,强化终端能力,提升通达质量。此外,相关企业还可以通过与电商平台的融合,促进数据互通,打造售前、错峰配送等行业级解决方案,提升整体服务质量。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