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形成社会合力,推动未来产业发展。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 李文山的未来产业将引领科技革命,也是全球竞争的战略巅峰。从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到生物制造、航空航天技术,这些未来产业不仅正在重塑产业格局,也是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笔者认为,技术创新、政治支持、资本强化和人力资源开发是助力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首先,技术创新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如果没有颠覆性技术的进步,未来的产业将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树。以量子计算为例,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功建造了九丈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可以用高斯-玻色采样解决数学问题,速度比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一亿倍。这种颠覆性的技术进步让我国在量子计算领域占据了全球领先地位。其次,政治支持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未来产业投资大、周期长、不确定性高,离不开科学政策的保障。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和“推动量子技术、生物制造、氢能与核聚变能源、脑机接口、物理第三,资本整合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大量、多元化的资本供给加速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逐步塑造未来产业。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包括主板理事会、科技创新理事会、创业板、新三理事会和区域股票市场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日本资本市场的运行不断完善,对科技的反应能力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为加快实现先进科学技术的自主自给提供了有力支撑。第四,人力资源开发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持久动力。从本质上讲,这将是一场争夺优秀人力资源的竞争。相关领域需要既懂基础研究又懂工业应用的多学科人才。目前,多地正在出台人力资源招聘政策。上海市将向上海主要人才招聘机构招聘未来产业优秀企业,并按规定对未来产业重点领域核心研发人才给予最高50万元的支持。广州市正在深入实施“人才聚聚”人才工程,引导科技人才未来更好地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当然,未来产业的发展不是四大要素的简单积累,而是一个协同、有机融合的系统工程。例如,技术创新提供了资本强化的价值目标,而政治创新则提供了资本强化的价值目标。支持和人力资源开发可以帮助技术创新不断取得进步。